5GMEC入云专线解决方案

2022-02-26 浏览次数:326

01

随着数字化转型需求和成本压力力,**和企业客户的业务逐渐成为一种趋势,并根据场景需求的差异呈现出多触点和多样化的特征。

入云专线作为云网融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运营商、**、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起点。但在实际业务发展中,往往面临终端布线协调成本高、灵活性差、及时性差等痛点OTT制造商的跨境竞争压力。云专线业务的痛点是最后一公里的施工接入。

随着5G时代来了,用5G通过5带宽、延迟和无线灵活接入方面的性能优势G实现专线终端承载已成为可能的选择。

02

2.项目方案1

基于5G网络在带宽和延迟方面的性能优势和5G终端无线接入优势,打造 5G云专线产品实现业务服务的快速提供,**业务提供时间为3~6周缩短为3~6天。产品初始定位为有线接入专线的补充手段。

总体设计理念是:传统的访问是通过联通进行的IP RAN骨干承载网,然后到达远端OTT现在采用接入点MEC分流技术,对业务流量进行目的地址分析,从IP RAN侧分流到本地OTT云POP点,直接访问,大大降低了业务延迟。

产品目标场景:云联网(DCI),实现企业网站/私有云、公有云之间的跨域专线网络;企业网站/私有云、公有云之间的本地专线网络,如图1所示。


在整个项目中,要实现和完成的功能包括:

(1)5G预覆盖,联通IP RAN实现SDN化;

(2)云商POP点接 ** 通IP RAN/联通骨干云网;

(3)通过 5G IPRAN(VPWS)快速开通入云专线。

2.二、场景分类

(1)场景1 本地入云

(2)场景2 跨域进入云

(3)场景3 本地组网及入云

· 场景3a.客户office通过无线 无线接入

· 场景3b.客户office通过无线 有线接入

(4)场景4 跨域组网及入云

2.3 产品设计原则

(1)用户侧CPE终端通过5G网络接入;

(2)兼容4G固定以太口MSTP接入,支持IPRAN PW固定接入方式;

(3)本地入云及组网,本地承载依托本地承载IPRAN网络;

(4)跨域入云及组网,跨域骨干承载依托DCI;

(5)终端要求和设备部署位置可以在多个方案下兼容(标注化、统一化)。

2.4 设计方案

(1)方案1:4满足场景2和场景4G、5G NSA下的MEC如图2所示。


物联网//VPDN接入路由器和A网PE采用子接口对接VRF BGP/静态路由;终端CPE通过设备和接入路由器GRE/IPsec隧道封装Office流量,GRE/IPsec通过控制器自动发布配置数据。

(2)方案2:满足场景2和场景4的5G SA下的MEC分类方案。该方案为后续演进方案,如图3所示。


MEC作为5G业务锚点可以基于用户、位置、RAT、业务分流的五元组、域名等策略,云商POP通过有线专线接入IPRAN;接入路由器和客户A网PE采用子接口对接VRF 静态路由;5G UPF下沉到MEC,可通过核心网 ** F针对*发布策略CPE/UE设备确定锚点是MEC上的UPF还是核心网上UPF,实现业务分流。

2.5 CPE 终端控制(如图4所示)


(1)控制方案1:双通道控制方案

终端CPE设备SIM卡签约两个APN:一是云专线业务APN,一是互联网APN,通过互联网实现CPE终端控制,流量分离;

难点和风险点-互联网互联网APN通道是否始终打开:如果互联网通道始终打开,将存在流量和安全风险;如果只是CPE打开控制时,需要对终端进行控制SIM修改卡签名。目前,物联网终端可以通过。API接口实现SIM卡签合同修改,行业终端开户CBSS如果平台不能打开相关接口,可能需要人工修改。

(2)控制方案2:单通道(共用)控制方案

终端CPE设备SIM只签一张卡APN:云专线业务流量通过隧道传输到大客户路由器,CPE无隧道传输的终端控制流量。

· CPE终端固定IP一旦控制器灵活性差,地址访问控制器IP所有终端都需要更改地址;

· CPE终端访问控制器域名:终端配置域名,APN的DNS服务器IP配置为控制器IP,控制器域名分析由控制器实现。

2. 现网测试验证结果

根据功能验证结果,重庆外场设计了两个测试场景:单点入云和客户站点多点组网。

(1)客户单点入云(如图5所示)


客户通过重庆站5G网络接入、专线流量分流到联通云联网,实现与阿里云北京客户公共云的专线交流。

经测试,该组网拓扑下的私网网络可以到达(Ping包装成功率为**);云端口限速1000M,重庆站的上下流量达到100M;网络平均延迟45ms,网络抖动4.37ms~2.93ms。

(2)客户网站多点间组网(如图6所示)

客户重庆、北京多站通过5个站点G网络接入,站点间专线组网。


经测试,该组网拓扑下的私网网络可以到达(Ping包装成功率**);端口限速5000M,实侧各站上下行流量500M;本地网站网络平均延迟36ms,跨域网络平均延迟477ms。

03

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

在5G时代,采用underlay的5G IPRAN(SDN为价值客户打造 5计划G云专线产品通过5G实现最后一公里快速接入(3~6天),通过IPRAN边缘分流,打开二层VPWS线路,实现underlay承载入云专线。

基于5的中国联通G通过5带宽、延迟和无线灵活接入方面的性能优势G承载配合SDN技术有望从目前的2开始为云专线的**业务提供时间~6周缩短为2~6天。经外场测试验证,5G云专线实现所有预期功能,性能指标良好,可满足目前绝大多数5G行业应用要求也可以作为传统专线接入方式的有效补充,也可以满足用户网站或网站终端移动需求的特殊场景。



sygx881.cn.b2b168.com/m/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: 3449342901

联系人:小蓝

联系电话: 075527783230